1861年1月,當<進化論>幕后英雄暨<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作者華萊仕抵達東帝汶首都帝力時,他認為帝力算是他旅遊馬來群島中,最破爛的地方,甚至連荷蘭政府管理最窮的印尼市鎮還不如,全鎮四周近處環繞林澤與泥灘,住宅全是泥牆草頂,堡壘皆為泥牆,稍像樣是一幢白灰牆低矮的總督府.

他直指葡萄牙政府差勁及不關心人民,占領東帝汶300多年,仍沒有建造1哩通往鎮外的道路,導致東帝汶內陸沒有歐洲居民.

經過1個世紀的物換星移(144年)與2政權更動,自機場驅車進入市區,大部分河流都已乾枯,全城依舊散發破舊且荒涼的氣氛,沿途可見當年被印尼軍人縱火的商場. 當年唯一像樣的總督府已被拆除,市內交錯林立著泥牆草頂的低矮住宅與葡萄牙式的舊房屋,毫無現代文明的景象.城鎮被光禿禿的高山環繞著,植物分佈稀疏,四周環境極不衛生,豬隻隨處亂竄,衣衫破爛的小孩在草場嬉戲,整個地區遍佈低矮多刺的灌叢與金合歡等.


帝力背山面海,班達海沖刷几公里長細緻白色沙灘,岸處林澤已被砍伐殆盡,大街上往來車輛不多,聯合國和平部隊的四驅車隨處可見,每趟1美金的德士收費可走遍帝力,唯德士機件年久失修且沒有冷氣,隨時都有可能拋錨.市中心代表帝力的建築要算是天主教大教堂了,當年參與爭取東帝汶獨立我國大學生,當年21歲的卡馬就在教堂前被印尼兵槍殺於教堂前.無論是葡萄牙政府亦或印尼政府,仍沒有認真修建帝力通往其他城鎮的道路,一般車輛根本無法順利通往南部山區.



東帝汶位於印尼東南部的帝汶島,澳洲東北達爾文相隔500公里,其東北為摩祿加群島(印尼馬魯古省,首府安汶),西部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3/4.2,963米高的帝汶峰自1638年爆發后就呈休眠狀態,平原,谷地屬熱帶草原氣候,其他則為熱帶雨林,12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4月至11月為旱季,島嶼土壤貧瘠,主要由黏質頁岩崩解而成,地面裸露,岩石密布,旱季的旱象極為嚴重,以致大半河流在平原上就已經乾枯,根本來不及入海.東帝汶的土地面積不大,只有14,874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統計為925,000人,其中79%為屬巴布亞人種的土著,另外20%約10多萬印尼人是1976年以後印尼政府實施人口遷移方案自印尼其他地方移入的,華人人口有3000,佔該國總人口0.3%.
東帝汶的歷史與獨立研起 16世紀初,葡萄牙發現帝汶島上盛產製造香料的檀香木,於1520年在島上建立貿易據點,帝汶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17世紀初,荷蘭進佔帝汶島西部。20世紀初,葡萄牙與荷蘭達成協議,將帝汶島劃為東西兩部份,東帝汶屬葡萄牙,西帝汶屬荷蘭。
葡萄牙政府統治東帝汶450期間,除了不關心人民與建設,政府官員們都竭力剝削,因而常發生土著攻擊官員事件.1861年帝力發生暴動,由於政府官員無能與無知,預期派去平定暴亂的軍官立刻生病告假,叛民控制了離帝力不到3公里的重要隘口,帝力全鎮立即鬧饑荒,葡萄牙總督無奈只得派人去向荷蘭總督尋求援助.
1975年,葡萄牙政權已到「入不敷出」的情況,因而「結束營業」宣佈退出。印尼在當時美國福特總統和季辛吉國務卿等心照不宣的支持下,併吞東帝汶,以武力「統一」整個帝汶島。緊接著,兩個宗教與政治完全不同系統的「統一」所產生的激烈衝突,單在1976年內,因抗爭動亂和飢餓而死亡的東帝汶人民高達20萬,被喻為滅族的恐怖併吞。當時成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RFIET)」,又名弗利替林(Fretilin)上山為獨立而打游擊.
1979年印尼控制了東帝汶全部地區,以為 FRETILIN 已潰敗,因為其
領導集團不是被殺,就是被捕,殆已被徹底瓦解。詎料其殘存的一些游擊
戰士在沙那那古斯茂領導下再度集結起來。
1980年,小規模的反抗再度開始,他們利用傳統防禦性游擊戰,先後於1981至1990年發動無數的戰鬥,在帝力及其他都市開闢新據.雖然印尼將領曾於1983年會晤古斯茂協定停火,但印尼軍卻同時展開無情的鎮壓。鎮壓行動中,印尼軍為對付游擊隊,將平民百姓驅到前線,逼迫人民離開家鄉,加強軍管監視,投降者被立即處決,有通敵嫌疑者被殘酷對待,政治謀殺,「失蹤」,強暴,政治監禁層出不窮。東帝汶百姓在反抗運動中扮演掩護游擊隊的重要角色。
1991年11月12日,東帝汶人民為哀悼一位被暗殺的獨立運動犧牲者,於東帝汶首府帝利的聖誕老人墓園集會,因有人舉起主張獨立的旗幟,印尼安全部隊突然無預警地朝集會民眾開火,造成約200人死亡。此事件被稱作帝利大屠殺或聖誕老人大屠殺.
帝力屠殺事件後,聯合國即欲介入調解東帝汶衝突。協商約定於1992 年12月1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葡萄牙及印尼事前為協商議題先進行磋商,並決定由誰來代表東帝汶人民。各方一致認為宜由聯合國秘書長蓋里徵求東帝汶領導者,特別是古斯茂(FRETILIN領袖)及貝羅(東帝汶主教)的意見。然而就在協商即將舉行的前夕(11月20日),印尼安全部隊則在帝力近郊將古斯茂,連同在其藏匿處的數名友人一併逮捕。古斯茂被控以叛亂,陰謀分裂國土,非法持有武器等罪名,判處20年監禁。

1994年11月12日,帝力大屠殺3週年,29名東帝汶學生在亞太經 合會(APEC)即將於印尼舉行高峰會前,越過美國駐雅加達大使館圍牆,靜坐示威,要求釋放古斯茂,陸續又有數十名學生在英,法,荷,日等國大使館靜坐示威,引起國際媒體注意,該等示威學生其後得到葡牙政 治庇護.印尼政府對東帝汶人的鎮壓持續不斷,1996年11月,發生政府軍槍擊要求印尼政府和平對待東帝汶人的示威遊行年青人事件。97年 5月以后抗爭趨向激烈,5 月底杯葛印尼不公正的大選。 6月26日印尼軍方突襲游擊基地,游擊隊副司令亞歷克斯的腿、背中彈,連同五名手下被俘,其中一人是東帝汶大學的學生。亞歷克斯送醫急救不治身亡.
1988年,統治印尼長達32年的強人蘇哈多下台,東帝汶獨立的願望逐漸受到國際的重視和支持。1999年在國際監督下舉行公民投票,即使在親印尼軍方的恐怖鎮嚇下,結果高於78%的東帝汶人仍然勇敢地贊成獨立。聯合國隨即派遣和平部隊進駐,並成立過渡政府,2001年8月之國會選舉,於1981年接掌游擊隊的沙那那古斯茂(Xanana Gusmao)被選為總統.
獨立英雄沙那那古斯茂

沙那那是古斯茂的筆名,取名來自他愛好的搖滾樂Sha Na Na樂團,他的本名是Jose Alexandre,學歷只到狄里高中畢業,但興趣廣泛,寫詩、繪畫都出名,而且自我學習能力強.古斯茂於1981年接掌游擊隊,並展現優異的組織能力,團結獨派勢力,成為「人民崇拜,象徵國家團結的領導人」,1992年被捕並判終身監禁,但在獄中仍是「獨立東帝汶」的精神領袖,繼續領導革命游擊戰,在受到世界人權團體的支援營救下,當時「沙那那」逐漸成為世界性的政治人物,在東帝汶成為人權苦難的代名詞。
古斯茂在獄中7年學會英語、印尼語等4種語言。獨立后,其浪漫性格對惡跡昭彰的親雅加達民兵部隊勢力,主張給予特赦,期以共同團結對付未來,因此得罪了「基本教義派」的黨員同志,最後脫黨競選總統,人民以「選人不選黨」的壓倒性選票把他推上總統寶座.
振興經濟,發展農業
東帝汶農業部長申他哈.瓦指出,東帝汶目前在經濟與重建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 2003年農業,林業及魚業佔國內生產總經濟30%,農業人口佔東帝汶人口90%,2005年人均收入460美金,主要農產品出口咖啡就佔出口總額74%.早期咖啡主要輸入印尼,建國后印尼政府征收100%的關稅,導致咖啡過剩,目前該部門績極對策與尋找新的買家,此外吸引外資種植咖啡,以解決目前困境.

他說:除了咖啡,在東帝汶與澳洲之間,石油蘊藏量居世界最大的20處之1,並出產銅,金,錳,天然氣及 600 公里沿岸漁場, 他們非常歡迎外資前來投資農業綜合產業,魚業,經濟基礎建設,旅遊,輕工業制造等,幫助振興該國的經濟.
他說:政府制定了法律來保障私營經濟,2002年前,沒有這方面的法律,現已作出改善,例如在新定的外國投資法,當局給于外商稅務鼓勵措施,如每雇用一名當地全職工人,可減稅300美金,農村地區的土地,也可7年免繳租金,外商投資最低額為10萬美金.
發展私營經濟,解決失業問題石油明日之星-東帝汶離開帝力的前一天,媒體報導了有關糾纏了3年東帝汶與澳洲海石油爭議新聞,兩國政府最終同意平分過去澳洲開採爭議區其中20%,即東帝汶從明年開始,每年可獲得10億美金的石油費,這對一個全球最落後,靠外援恢復經濟動力,國內生產總值3億4千萬美金的小國來說,是莫大的喜訊與轉捩點,政府已經計劃使用該款來推動多元經濟及基本建設。以目前石油價居高不下的情況,石油蘊藏量居世界最大的20處之1的東帝汶,並沒急於開採石油,反之採取防止石油開採對該國環境的破壞及污染對策,同時也加速與澳洲政府談判其他80%外海爭議區資源擁有權,我們相信,未來的東帝汶必定成為石油經濟強國,當地華人的命運也將隨之而起。
1 則留言:
劉先生你好,我看了你的文章很感興趣。請問方便聯絡你請問些問題嗎?
張貼留言